世界不思議

北極曾是溫帶森林? 加拿大發現2300萬年前「霜凍犀牛」化石


近40年前,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的一個隕石坑內,發現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化石。這些遺骸如今被證實屬於一種生活在2300萬年前、前所未見的無角犀牛滅絕新物種。

科學家將這種動物命名為「Epiatheracerium itjilik」,其種名在當地原住民因紐特語中,意為「霜」或「霜凍」。根據加拿大自然博物館(CMN)的說明,這種生物的體型與現代的印度犀牛相似。

這些骸骨之所以能被完美保存,得益於一個直徑23公里的隕石坑。該隕石坑約在2300萬年前形成後,迅速被水填滿。這隻年輕的成年犀牛,可能是在隕石坑變成湖泊前,死於其中。當時該地區的氣候遠比今日溫暖,植物遺骸顯示,當時的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是一片溫帶森林。

後續的考察,也發現了另一種生活在2300萬年前的物種「陸行海豹」(Puijila darwini),研究人員認為,牠們很可能與這種北極犀牛共同生活。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發現有助於釐清「北大西洋陸橋」的存續時間。他們透過分析其牙齒、下顎骨與顱骨的特徵,發現牠與2300萬年前、生活在現今歐洲的犀牛關係最為密切,並推測該物種是從歐洲,經由此一陸橋遷徙至北美洲。

科學界對這條陸橋何時消失仍有爭議。研究團隊表示,此次的新發現,支持了陸橋可能持續存在至更晚近的假說。該研究發表於《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