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7世紀以來便成為物種滅絕象徵的渡渡鳥(圖為博物館模型),如今卻可能重返地球。美國一家生技公司近日宣布,已在「復活」渡渡鳥的計畫上取得重大突破,但此舉也引發了巨大的科學與倫理爭議。(美聯社資料照)
自17世紀滅絕以來,渡渡鳥(dodo)一直是物種滅絕的同義詞。然而,美國一家野心勃勃的「滅絕重生」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於17日宣布,他們已在復活這種傳奇鳥類的道路上,取得了「關鍵一步」的突破,並預估在5至7年內,就能讓數千隻渡渡鳥,重返其位於非洲東部島國模里西斯的家園。
這家曾揚言要復活長毛象、並獲得《魔戒》系列電影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芭黎絲·希爾頓(Paris Hilton)等名人投資的德州公司表示,他們已成功在實驗室中,培養出鴿子的原始生殖細胞,這是精子與卵子的前驅細胞。他們的復活藍圖,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渡渡鳥現存血緣最近的親戚「尼科巴鴿」的基因,使其盡可能接近渡渡鳥的樣貌,再將這些基因注入基因編輯雞的體內,讓雞成為代理孕母,最終產下渡渡鳥。
科學家質疑:這是復活還是創造怪物?
然而,這項看似振奮人心的計畫,卻引發科學界與保育界的巨大倫理爭議。康乃爾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坎帕尼亞(Leonardo Campagna)質疑:「我們很難知道,從基因結構到基因與環境的互動,造就1隻渡渡鳥的遺傳學要素到底是什麼。」他認為,最終被製造出來的,可能只是1隻外型古怪的鴿子,「但這真的是渡渡鳥嗎?」
牛津大學的生物學家格蘭耶(Rich Grenyer)的批評則更為猛烈。他形容,這種基因編輯動物「充其量只是一種模擬,就像我們有時會看到人們創造的、那些令人不安的已故親人AI動畫肖像一樣」。他警告,此舉是「危險的障眼法」,將構成巨大的「道德風險」,讓人類得以用「反正能復活」為藉口,繼續破壞棲地、濫捕濫殺,最終導致更多物種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