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古代不會喝酒的人作弊的道具: “倒流壺”與“陰陽壺”

中國人坐在一起喝酒,並不完全是為了品嚐美酒的甘美,主要目的還是與他人建立一種互動的關係。酒宴是古代官場上官員們交際的場所,酒是一種"政治液體",人們以敬酒和回敬等種種禮儀行使為官之道。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特有的“酒桌文化”。

“酒桌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餐飲禮儀。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製度:主人折柬相邀,迎客於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後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大家坐在一起喝酒,勸酒不可避免。勸酒本身也是一種禮儀,其來源於敬酒,是宗法社會遺留下來的舊俗。敬酒是有社會等級區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級敬上級,晚輩敬長輩等。敬酒是一種互動,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倫理性,也是一種與利益相關的工具。敬酒不喝就是不給面子,喝了不知道回敬也是不懂人情世故。這種酒桌文化讓不勝酒力的人們煩惱不已。

為了減少這種煩惱,聰明的古人在酒器上做了功夫,發明了極為精巧的酒宴作弊的酒器。在這些作弊的酒器中,宋代青釉倒流壺和青釉陰陽壺就是傑出的代表。倒流壺雖然外表看上去和普通的壺沒什麼區別,但壺蓋卻是與器身連為一體的,無法像普通壺那樣從口部注水。這種壺的底部有一個小孔,使用時把壺倒轉過來,才能注水入壺,所以有倒裝之稱。注水時,水不會從口部流出來;注滿水後,將壺放正,也不用擔心下邊的小孔漏水。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上世紀六十年代,陝西賓縣出土了一隻宋代青釉獅子口倒流壺。它高18.3 釐米,底徑7.5 釐米,腹徑14.3釐米,壺嘴是一個獅子口,看上去與普通酒壺並無二致。但是如何翻過底來,就可以看到壺的底部一個梅花形小口。將水從梅花口注入時,獅子嘴中不會有水流出;注滿水後,將壺倒過來,水不會從梅花口遺漏出來;手持壺柄傾斜,水又會從獅子口中流出。倒流壺的原理和連通器是一樣的。從它的梅花口處延伸一根直管延伸到壺頂,然後在獅子口下延伸一條管路到壺底,整個壺就變成了一個隱藏著的連通器。如果我們通剖開倒流壺,可以看到壺裡面設置有一個連接壺嘴的出水管和一個連接底部孔洞的注水管。當壺身倒過來時,可以將水沿著注水管倒進壺內,只要壺中水的高度不超過出水管的高度,水就不會從壺嘴流出。而當壺身正過來時,只要壺中水的高度不超過注水管的高度,水就不會從底部的孔洞中流出來。所以,雖然倒流壺底部有洞,但卻能做到滴水不漏。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倒流壺在製作過程中也要“倒”著做。首先,用陶泥拉出壺形,再將準備好的導管放進壺胎內部,然後再將成型壺口封上,進爐燒製。宋代製瓷業發達,定窯的白瓷、耀州窯的青瓷、磁州窯的白釉黑花瓷、鈞窯的窯變瓷都是當時有名的瓷器。倒流壺集塑、刻、模於一體,需要純熟老練的技法,代表了宋代製瓷工藝的高超水平。倒流壺在古代屬於奇技淫巧,它並非老百姓家中的日用器具,而是上層社會的酒桌社交玩具。從工藝製作上來說,壺嘴到壺底的管狀通道做成更加複雜的內置管道,除了保持整體器型的圓潤外,還能不被人發現其中的奧秘,讓人想不到小小的壺中竟有如此機關。

“陰陽壺”又名兩心壺、鴛鴦壺、良心壺,是一款為了讓自己少喝酒、同時把客人灌醉的酒桌玩具。陰陽壺有兩個腔體,可以同時注入兩種不同的液體,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分別倒出水和酒,很多文學作品把它寫成酒中下毒的酒器。我見過一把“壽星陰陽壺”。它長18 釐米,寬10 釐米,高14 釐米,壺體上雕刻了一個手持枴杖的壽星老人造型。這個老人肩頭和壺柄底部各有一注水孔,使用時,先從壺柄底部的注水口注入水,再從右肩的注水口注入酒。斟酒時,按住壺柄底部小孔,會流出酒;按住右肩小孔則會流出水。

“陰陽壺”的原理也是利用大氣壓強。它的壺內有兩個腔體,一為倒裝結構,一為正裝結構,兩邊互不相通,只不過共用一個壺口。兩個腔體內分別灌入酒和水,按住其中一個注口,倒出的將是另外小壺中的液體。根據大氣壓強原理,一個注水口封閉以後,由於大氣壓力的作用,這個小壺內的液體便無法流出,而另外一邊的液體則可以正常流出。由於壺內部包含多個管腔結構,所以陰陽壺的工藝和構造比倒流壺更加複雜。為了方便單手操作,它的壺柄一般呈弧形,方便倒酒時用大拇指堵住上方注水口,小拇指堵住下方注水孔,完成酒與水的切換。壺柄的下沿一般很低,能很好地掩飾下部的注水孔,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上演偷天換日的把戲。

中華民族的智慧博大精深​​,倒流壺和陰陽壺看似是不起眼,卻蘊含著很深的娛樂性和教育意義。以倒流壺為例:倒的終點為正,正的終點為倒。它其實就是告訴大家: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超越限度。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