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女主臨朝」命運大不同 武則天保全族、呂后家卻被血洗


唐高宗李治(右)死後,武則天(左)建立武周王朝,但最後仍將皇位傳給兒子李顯,恢復唐朝國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歷史上能以女性之身「臨朝執政」者屈指可數,而能左右王朝命運的,更只有西漢的「呂后」與唐朝的「武則天」。《搜狐網》歷史專欄分析,雖然兩人同樣位高權重,家族卻迎來完全相反的命運,呂后死後,呂氏被連根拔除;武則天退位後,武家反而依舊在宮中活躍。為何整肅宗室更嚴酷的武則天能保家族,而手段相對溫和的呂后反被滅門?真正決定兩者差異的,是「繼承結構」與「合法性負擔」。

對宗室態度截然不同
一般印象認為呂后嚴酷專權、打壓劉氏宗室,但史料顯示,呂后刻意處置的劉氏宗親主要僅限於與她有私怨的「趙王劉如意母子」。至於其他劉氏,即便有人受到牽連,也非呂后主觀意圖。甚至,呂后積極以婚姻綁定兩家,頻繁以呂氏女子嫁入宗室,試圖重現「如同西周天子娶姜姓」的政治傳統,她的意圖是使「劉呂一體」,並非剿除宗室。

反觀武則天,掌權後大規模清洗李氏宗族,導致唐宗室血脈所剩無幾,按理說,武家的血仇遠比呂家深,但最終被清算的反而是呂氏,武家卻能安全過渡,形成強烈反差。

呂家被滅的致命點
關鍵差異在於呂后死時的皇帝「後少帝」仍是年幼孩童,沒有任何掌控力,朝中掌握軍權的劉氏宗室與功臣集團藉機發動政變,一舉剷除呂氏勢力。然而,若後少帝日後成年復位,政變者必遭清算,為避免後患,他們索性宣布「漢惠帝無子」,否定少帝身分,改立代王劉恒為帝。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新皇劉恒即「漢文帝」,與呂家毫無情感與政治負擔,呂氏被滅對他只有好處、不存風險,因此呂家死得既徹底又無人替他們說話。

武家能存續的關鍵
武則天雖於神龍政變中被迫退位,但當時仍能繼承皇位者,只有她的親生兒子李顯或李旦,換言之,政變者只能推翻她的權力,卻無法否定她的地位,因為繼位者本身就是武家的血脈。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李顯即位後為避免動盪,先以「武周太子」身分承繼武周,再恢復唐國號,使武則天的統治被正式視為「唐朝的特殊階段」。既然武則天的執政被認定合法,武家自然不會成為清算對象,其後武氏仍在宮廷活躍,例如唐玄宗時期的武惠妃,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歸根結底,決定兩大女主家族命運的,不是手段殘忍與否,而是「誰坐在皇位」。呂后因接班人斷層而讓呂氏成為被處理的對象;武則天的繼承者是自己的兒子,使武家得以平穩過渡。歷史的殘酷,在於權力的延續往往比個人手段更具決定性。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