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航太總署(NASA)4日發布的最新畫面顯示,韋伯太空望遠鏡攝得距離地球5500光年一群數千顆新生恆星閃閃發光的燦爛場面,令人讚嘆。
這個新生的星團名為Pismis 24,位於天蠍座尾端方向的「龍蝦星雲」(Lobster Nebula)深處,數量有好幾千顆,形狀大小各異。韋伯太空望遠境的近紅外相機(NIRCam)穿透星雲塵埃,攝得這個新生星團耀眼奪目的面貌。
世人迄今為止發現的大型恆星,有些就屬於Pismis 24星團。這個星團是遠在地球的人類能夠探索新星特色與演化過程最佳標的之一,可謂活力充足的恆星孕育地,由於距離太陽很近,為人類了解大型、大質量恆星提供寶貴視野。1光年等於9.46兆公里,龍蝦星雲距離地球5500光年。
NASA說明,Pismis 24的核心是極其明亮的Pismis24-1,看起來像是單一巨大的恆星,一度被視為是質量最大的恆星,但其實Pismis 24-1由至少2顆恆星組成,只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到的畫面無法看清這一點。2顆恆星質量分別為太陽的74倍與64倍,位居人類至今發現質量最大、亮度最高的恆星之列。
星團之中大量較小的恆星呈現白、黃、紅的顏色,取決於其類型與表面覆蓋的塵埃量。超新星溫度極高,星團中有些恆星的溫度是太陽的將近8倍,這麼多新星發出輻射與猛烈的恆星風,在星雲氣體邊緣颳出一個凹洞。

望遠鏡也拍到Pismis 24星團後方數萬顆屬於銀河系的恆星。龍蝦星雲範圍龐大,超出望遠境的近紅外相機(NIRCam)鏡頭視野,只顯現在畫面底部與右上角,雖然只拍到龍蝦星雲的一小部分,仍是美麗壯觀。星雲由恆星產生的氣體與塵埃組成,望遠鏡攝得畫面下方星雲氣體邊緣形成一處有如手指的尖端,彷彿指向這群新生的恆星。
韋伯太空望遠境2021年發射升空,這是地球人類迄今射向太空最大、性能最強的望遠鏡,以紅外線波段觀測宇宙。4日由NASA發布的照片,韋伯太空望遠鏡花了超過5小時捕捉完成。龍蝦星雲是離地球最近、最容易抵達的密集恆星生成區域之一,讓研究人員得以一窺整個銀河系形成眾多太陽系的階段,這是宇宙演化階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