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本屬自然,當自然被剝奪,壓力來襲時沒有緩衝空間,人們更容易心理生病。自然環境對身心健康很有益,最近刊登於同行評審期刊《Science Advances》研究發現,如果長期接觸綠色植物,平均壽命可能延長 2.5 年。
生物年齡取決於每天做什麼,包括飲食和身體活動程度而速衰老或變慢,如果生物年齡比實際年齡大,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或阿茲海默症等與年齡相關的風險可能更高。
研究員研究美國四城市 900 多人長期暴露綠色空間,觀察自然空間對生物衰老的影響。研究人員之一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預防醫學教授發現,靠近綠色空間會引起血液可檢測到的生物或分子變化。
研究員將參與者 20 年來與年齡相關的生物變化,與居住地附近綠色空間數據比較。利用血液 DNA 分析與衰老相關的基因發生哪些小變化,並在分子程度測量生物年齡,結果發現居住空間鄰近大自然,生物年齡比實際年齡平均年輕 2.5 歲。
已知樹木促進健康,原因有很多,包括改善空氣品質、減輕壓力,以及增加綠樹成蔭社區的身體活動,大自然是治療許多疾病的良藥,包括憂鬱症和高血壓。因此除了飲食、睡眠和運動,這次研究人員確認周圍環境也是關鍵影響因素。
哈佛大學環境流行病學家認為,這是第一個真正證明接觸大自然、生活在綠色地區可能會深入皮膚,導致衰老生物標誌物發生根本性變化的研究。
過去也有類似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研究員考察不同地理區域、財富水準,以及與私人花園和自然空間如林地、荒地和開放水域的接近度,發現進入私人花園和自然空間的機會每增加 10%,65 歲以下過早死亡發生率下降 7%,是首次明確檢驗接觸大自然是否防止預期早亡的研究,且強調即使是小幅增加綠色空間,對健康狀況也會有明顯好處。
研究員表示,自然空間數量增加,有可能縮小最富裕地區和最貧困地區之間的壽命損失差距。因此自然空間和私人花園應該成為任何建築開發規劃的重要條件。西北大學科學家表示,綠色空間應視為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就像下水道和垃圾清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