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二號(Hayabusa2)帶著樣品返回地球,近兩年後的今天,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巴黎西岱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公布(162173)Ryugu 龍宮小行星岩土樣本組成:鋅和銅同位素。這兩個同位素特徵表示龍宮小行星成分接近 Ivuna 碳質球粒隕石,與 Ryugu 類似的物質在外太陽系約占 5%~6% 地球質量。研究論文 12 日發表於《Nature Astronomy》期刊。
以往科學家藉由地球發現的隕石,推敲早期太陽系樣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隼鳥二號,2020年12月帶著5公克取自龍宮小行星的碎片返回地球。對研究太陽系形成的科學領域而言,這是突破性關鍵一步,因直接帶回的碎片較不受地球環境的風化作用改變,科技進步提高研究可行性:直接分析最純樣本。
研究團隊首次公布分析樣本結果,發現龍宮小行星成分與Ivuna類碳質球粒隕石(Ivuna-like carbonaceous chondrites,CI)最接近,一種化學上最原始的隕石組成(含水和有機物的隕石),元素豐度的比例最接近太陽。然而一些同位素的特徵(如鈦和鉻)和碳質球粒隕石其他亞群的特徵有些重疊,因此龍宮小行星和碳質球粒隕石間的關聯性還未能全盤瞭解。
鋅和銅是兩種中度揮發性元素,是研究類地行星形成過程的關鍵特徵。不同亞群的碳質球粒隕石會有不同鋅與銅的同位素比例,CI球粒隕石更是富含揮發性元素。詳細調查研究龍宮小行星鋅與銅的同位素,科學家獲得研究小行星起源的關鍵工具。發現龍宮小行星的鋅與銅同位素比例,和CI球粒隕石幾乎相同,而與其他類型隕石有差異。由於龍宮小行星和CI球粒隕石的相似性,讓科學家可利用龍宮小行星樣本的鋅與銅同位素比例,為代表太陽組成物質的最佳評估工具。
另外,龍宮小行星鋅同位素也可用於研究地球中度揮發物質的增長過程,這對瞭解行星發展適居帶的細節十分重要。研究團隊也說明類似龍宮小行星的物質,在行星盤約5%地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