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剛剛好,正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這個距離可以保證地球上的水以液態形式存在。而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鄰居,也算是處在宜居帶的邊緣。
科學家通過對火星的探測和研究發現,在火星的遠古時代大約37億年前,火星上的環境和地球上比較類似。火星人上有穩定的液態水,在當時還有火星磁場,同時還有火星大氣層。除了體積上的差異,儼然就是一個小地球。
但是因為某些目前無法確定的原因,導致火星磁場的消失,沒有磁場的保護火星大氣層在太陽風的作用下,逐漸被剝離。火星大氣層變得十分稀薄,並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火星上的液態水被蒸發殆盡,最終火星變成了現在的沙漠星球。但是遠古時期河流的痕跡目前都是存在的,NASA的多次探測都已經發現火星表面曾存在液態水的證據。
目前各國天文學家探測火星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想找到火星從“綠洲”變“沙漠”的原因,這可能幫助地球避免走火星的老路。從這一點上來看可以說火星是地球的未來。而對於金星就並非如此了,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質量體積和地球相近,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然而金星可能僅僅是地球的“表面姐妹”,金星上的環境非常惡劣。金星有著濃厚的大氣層,大氣壓強是地球上的90倍,相當於地球上900米深的海底。
並且由於大氣層主要是溫室氣體,距離太陽相對地球較近,金星上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上五百攝氏度,但實際上在幾十億年以前金星上的環境和地球上是比較相似的,並沒有現在這樣惡劣。這意味著金星從某個時間節點開始,和地球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所以說金星、火星都是和地球走了不同路線的岩質行星。而隨著太陽內部不斷的核聚變,太陽的輻射能會越來越高,宜居帶會逐漸外移,最終很可能就是火星處在宜居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