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恐龍稱霸地球1.6億年,為什麼沒有像人類一樣進化岀智慧?

恐龍並不是指某一具體的物種,而是一類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形綱動物,包括蜥臀目和鳥臀目兩大類。它們種類繁多,在上億年的時間當中,出現了上千種恐龍,比如霸王龍、迅猛龍等。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坑位於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恐龍族群幾乎全部滅絕,只有幾個小分支進化成了現代鳥類。

從三疊紀、侏儸紀到白堊紀(這在地質史上屬於中生代時期),恐龍總共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之久。地球上的生命在經歷了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滅絕事件之後,經過長時間的演化,400萬年前人類的原始祖先“南方古猿”在非洲大陸出現了,這是從猿到人的第1步。大約5000多年前,人類邁入文明時代,並相繼誕生了四大文明古國,最終人類成了這個星球上的霸主。以人類的體型,能夠統治地球,靠的是智慧。許多恐龍的體型比人類強大得多,這使得它們在那個時期一直處於食物鏈頂端,可上億年的時間恐龍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產生了智慧,在這一演化時期,前前後後大概出現了十幾種人類,最終笑到最後的只有智人,也就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7億,而生命最早出現於35億年前。原始生命最早誕生於海洋中,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然後出現了兩棲動物以及爬行動物,此後還出現了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人類屬於哺乳動物,而恐龍屬於爬行動物。在恐龍最輝煌的那個年代,哺乳動物其實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體型比較小。直到6500萬年前的那次災難之後,哺乳動物的種群才開始在地球上壯大起來。而化石證據顯示,最早的猿類出現於4000萬年前,他們是人類更加久遠的祖先。

生物的進化過程是連續而緩慢的,並且地球上的生命都起源於同一個祖先。從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相似性就能說明這個問題。現代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就高達99%,簡單來說,就是100個基因當中就有99個是相同的。你知道嗎?人類與香蕉的基因相似度竟然高達60%。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不管怎麼否認,事實就是如此,人和其他動物、植物等地球生命都源自同一個祖先。為什麼自然界中很多動植物在生理結構以及形態結構方面存在相似性?就是因為他們都來自30多億年前,都擁有相似的基因。從量變到質變需要時間,進化源於積累。拿人類幾百萬年的發展史和恐龍上億年的發展史來對比是不對的,因為人類和恐龍分處於生物進化史中不同的進化階段,人類是站在了巨人身上,所以才能取得如此成就。相較於恐龍而言,人類身體中的基因庫的存在時間比恐龍更長久、更優秀、更豐富,人類在生物進化樹上完全處於頂端位置。人類的近親,黑猩猩的智慧都比恐龍強。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生物進化的動力是生存鬥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從微觀角度來看,生物的進化其實就是基因突變,而這種突變是隨機的、不可控的,既沒有自主選擇權,也沒有固定的方向。在許多種可能性面前,只有有利於生物生存的變化才能夠使生物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繁衍下來,這便是大自然的選擇。大浪淘沙,能夠留下來的才是金子。這種自然選擇過程不斷的在自然界中重複上演,於是便形成了生物的演化之路。從地球上有生命以來,歷史上存在的物種至少得有上千億種,唯有人類能夠進化出如此高的智慧,是因為人類直立行走後演化出了靈活的雙手,這使得人類能夠製造和使用複雜的工具,比如石刀、石斧。在人類利用的工具當中,火的使用極其重要,火除了能夠改變自然環境、保護人類,還使人類從吃生食邁入了吃熟食的階段。熟食更易消化,食物在加熱的過程中還能夠殺滅病菌和寄生蟲,這讓人類的營養攝入達到了飛躍,更加有利於神經系統等方面的發展。並且原始人一早便進化出了群居的生活方式,社交行為能夠促進智力發展,還能夠傳遞知識。

智力對動物生存並不是最佳和唯一的選擇。相比較而言,龐大的身軀、健碩的肌肉和鋒利的牙齒等才更有利於動物生存。實際上動物並沒有辦法選擇,只能依靠基因隨機變異這種廣撒網的方式生存繁衍。人類正是因為擁有了智慧,才使得弱小的人類能夠在生存競爭中存活下來。中生代時期,植物普遍比較高大,食草性恐龍的體型也只能向巨大化發展,因為體型矮小的都被餓死了。為了捕捉那些食草性恐龍,許多食肉性恐龍也變得非常龐大和強大。

人類大腦消耗的能量占身體代謝能量的20%。在那個時候,恐龍也有一定智力,但那一點智力對恐龍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用,並且非常消耗能量,並不利於恐龍生存。在飢餓的懸崖邊徘徊時,哪還有那麼多想法?智慧的生理基礎是神經系統,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也需要長時間的進化才能形成,以恐龍時代的基因庫,根本產生不了高智商動物,更別提誕生智慧了。你家中吸血的蚊子在恐龍時代就存在了,不是也沒有進化出智力嗎?可見,智慧或者說高智商的出現與時間並沒有太大關係。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我。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