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才華抵不過血統,血統攀不上信仰,為何歐洲喜歡"請"異族國王?

放眼當今世界,頭戴王冠者已為數不多,其中以歐洲王室最為煊赫,較完整地承襲著王家古老傳統。王室留存至今的歐洲國家有英國、西班牙、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列支敦士登和摩納哥。

翻開這些國家的歷史,有關王位繼承,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除卻由女性繼承王位外甚至還有他國貴族被應邀為王的情形。也就是說,這些君主制的歐洲國家都有著讓外來異族當國王的經歷,例如來自德國的英王,身為丹麥人的挪威國王,還有繼承西班牙王位的法國人……一、盤點一下那些來自異族的國王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歐洲版圖,僅能反映距今四五百年的單一民族國家的湧現,很多王國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裡。縱觀僅存的英國、瑞典等君主制國家的歷史,不得不承認歐洲這塊大陸真的很喜歡引入異族統治者。英國王室以男性子嗣少著稱,是現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其影響在當下也是不容小覷的。我們就先來扒一扒歷史上的英王有哪些來自異國。從1066年至今,英國共有41位國王,歷經九個王朝:諾曼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和溫莎王朝。諾曼王朝的第一任英王是威廉一世。自威廉一世起的41位英王都自視為威廉一世的後人,除少數王朝開創者藉暴力手段登基外,大多以血緣為紐帶憑藉親緣關係繼任王位。威廉一世的一生堪稱私生子的最強逆襲。他生於法蘭西,以私生子的身份繼任諾曼底公爵。更傳奇的是威廉在1066年表兄弟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出征英格蘭,武力奪取王冠,成為英格蘭第一位諾曼人國王,史稱“諾曼征服”。暴力上位實屬少數,這些來自異國的國王大多憑藉的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姻親關係。例如生於法國長於法國的金雀花王朝締造者亨利二世,以諾曼王朝第三任國王亨利一世外孫的身份最終登上王位。

除英國之外,歐洲其他君主制國家也有受外國人統治的情形。例如挪威在1905年獨立以前國王一直是瑞典人,1905年獨立後,挪威議會因無合適國王人選只好向丹麥求援,國王就又變成了丹麥人。二、為什麼歐洲喜歡引入異族統治者?血統高貴、宗教信仰,最終都逃不過政治強權縱觀歐洲歷史,王權始終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圍繞王位繼承而展開的爭鬥更是不勝枚舉。王位更叠,是否具有繼承王位的資格是繼任者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血緣就是確認繼任者的第一前提,而王位繼承是王權、教權、世俗力量的多方角逐。(一)相愛相殺一家人,才華橫溢抵不過血統高貴血緣是王權合法性最重要的來源,歐洲王室哪怕請外國人來當國王,都要保持血統的延續和神聖。提及歐洲王室,大家的第一感覺想必都是高貴,這個高貴主要體現在血統傳承上,歐洲各國王室往上都有個百年歷史,並且長期廣泛聯姻,彼此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歐洲的王室們以血統高貴為由不允許對外通婚,就算是異國通婚,也是在王室與王室之間進行的。這就導致各國王室間都有點血緣關係和遺傳病。有一種誇張的說法,20世紀10年代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像是維多利亞後裔親戚之間的戰爭。人們把維多利亞女王稱為歐洲祖母。在歐洲的王國時代,君主制國家最常見的是世襲的長子繼承製。長子繼承製規定君主的長男或長女有最優先的繼承權,如果君主無嗣,則由其他近親繼承。王位繼承的順序通常是先子女,後兄弟姐妹,再是兄弟姐妹的子女,依次類推。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歐洲各國王室的長期聯姻,加上女性和男性擁有同等的繼承權,最終使得王位繼承戰爭頻發,外國人繼位的情況屢見不鮮。而這些繼任王位的外國貴族往往是國家老國王的親戚,例如德國漢諾威公爵喬治路維德繼承英國王位。所以縱使你才華橫溢,若沒有高貴的血統也是當不了國王的。不信你看締造了英國共和國的克倫威爾,雖然憑藉武力推翻了國王查理一世的統治,但終其一生只能當護國主而成不了國王。就只是因為克倫威爾沒有王室的高貴血統。要不然英國議會也不會在克倫威爾去世後又把查理一世的外孫荷蘭王子威廉迎回英國繼任國王。(二)神權淩駕一切,血緣親疏不如信仰相同基於血統傳承,歐洲各國不僅擁有自己的正統王室,而且諸王國間也長期存在著多個享有正統地位的家族。受君權神授思想的影響,教權的力量也開始在王位爭奪中發光發熱。封建社會,歐洲最大的土地擁有者是誰,國王還是貴族?既不是國王,也不是貴族,最大的土地擁有者當屬教皇和教會。神權淩駕於一切,教皇高於國王,基督教文明始終統治著歐洲。歐洲大陸自從羅馬帝國滅亡後便再無大一統,分裂後形成的各王國為了得到合法的帝位,廣泛依賴於教宗加冕認可。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宗教高於民族,宗教高於國家,外國人來本國當國王,完全不是問題,只要和本國人民信仰一致就行了。從貴族到貧民,人人都堅定地相信:因為君權神授,所以君權神聖,只有擁有共同信仰的國王才能保護他們的財產和安全。以英國為例,1714年德國人喬治在安妮女王死後打敗前51位順位繼承人獲得王位,就是因為宗教的問題。這位不會講英語的喬治一世從輩分上講是前英王安娜八竿子也打不著的表哥。按親緣關係,有51位順位繼承人比德國人喬治更有繼承權。但第2到第51順位繼承人都因信奉天主教而失去了繼承權,王位最終落到第52順位繼承人喬治頭上。更出人意料的是,喬治一世備受民眾歡迎。當他乘船來到倫敦時,據說反對他的連一隻耗子都沒有,民眾絲毫不在乎新國王究竟懂不懂英語,人們高呼“哦天啊,他是個新教徒,上帝保佑!”,慶幸著終於有一個來保護他們的財產和宗教信仰的國王了。還有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發動了為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和防止天主教徒承襲王位的非暴力政變,邀請詹姆斯二世信奉新教的女婿、荷蘭執政官威廉來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三)誰拳頭硬誰說了算,王權逐漸沒落

“上帝把兩把劍留給世間,給教皇以精神之劍,給皇帝以世俗之劍。”歐洲王權一直處於與宗教、世俗抗爭的過程中。誰拳頭硬誰說了算,王位繼承一直是王權、教權和議會等世俗力量的多方角逐。最終當王權和教權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世俗力量開始嶄露頭角。基督教在誕生之初在歐洲是很弱勢的,統治者支持基督教傳播只是為了利用基督教教義控制底層民眾以加強統治。這時的宗教信仰對王位繼承的約束力幾近於無。此一時,彼一時,基督教隨著勢力的擴張,開始被各個國家所拉攏,各個國家都開始將基督教定位國教。基督教漸漸在教義和思想上統治各個國家的臣民。神權開始從外部對“王權”進行“分權”和製約的,甚至乾涉王位的繼承,就如丕平獻土和亨利八世離婚案。等到18世紀,歐洲吹響了對傳統君主制和王權反抗的號角,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王權漸漸的從各個國家退出了歷史舞台。當君主制再一次出現在大眾視線裡,其性質出現了本質的變化,這時的君主制也是一種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統治制度,即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名義的國家元首,“君而不主”,“統而不治”。在政治和法律上,國王的權力不僅受憲法的限制,還受王國內各種各樣社會共同體的限制。議會對王位繼承的干涉度變高,民眾的呼聲也逐漸納入王位繼承的考慮範圍。例如為安撫民心捨棄德國姓氏改稱“溫莎”的喬治五世,因迎娶辛普森夫人而遭到政府、自治領政府、人民和教會反對最終自願退位的愛德華八世……三、王位繼承戰爭是強者博弈的舞台

王位留給誰?選擇王位繼承人向來是件危險的事,稍有不慎就會帶來腥風血雨。因王位繼承引發的大規模戰爭就有諾曼底征服、丹麥內戰、百年戰爭、德國內戰、拜占庭內戰、布列塔尼爵位繼承戰、卡斯蒂利亞內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神權、王權、議會等多方勢力的相互交織,形成了歐洲獨特的王位繼承製度。王朝更叠,基本是親族間的上下位更替,新舊王朝依舊有著血緣聯繫。神權、王權、世俗等多方勢力相互制衡在不同的時期各佔上風,因此才形成了歐洲王位繼承的獨特製度和各階段的差異。四、小結在歐洲,他國貴族應邀成為國王的情形屢見不鮮,但十分重視皇室血統。王位更叠,人們並不關心誰是皇帝,而是誰能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無論是哪個歷史時期,在王位爭奪過程中顯示的是不同勢力之間的更叠和交鋒。歐洲王室留存至今,王冠落地,已經慢慢變成一個民族精神的載體。參考文獻[1]英國國王列傳[M]. 東方出版社, 金志霖著, 1998[2] 英國政治制度史[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程漢大著, 1995[3] 歐洲文化簡史[M].中國華僑出版社, 邵嘉驥著,2014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