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趨勢

台南人「嗜甜成性」被妖魔化?美食作家直言:「飲食面目全非」網友大推中肯

被稱作「台灣美食之都」台南,其在地飲食一直給人「很重甜」的印象,很多網友也經常發文調侃「台南連空氣都是甜的」、「拿根木棒在空中揮一揮,就能捲起棉花糖」,而類似的發言也讓「台南人嗜甜成性」漸漸變成根深蒂固的一件事。

對此,美食作家「黃婉玲」也看不下去,心痛在粉專發文表示,身為土生土長的老台南人,她覺得「台南人好像被妖魔化,變成嗜甜成性,愛甜愛到很變態」,認為「美食之都」竟因甜滋味而使之蒙羞,菜餚也甜到不合邏輯。

▼台南甜梗圖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黃婉玲家中的祖先在台南紮根 300 多年,早年祖先以製糖為家業,家族成員也都愛吃甜食,但她說當時的甜食滋味婉約,甜味並非不理性的重甜,認為現在的小吃已脫離原貌,越做越甜膩。

她說:「小吃的原味應該是『甘』而非『甜』,這兩者之間的滋味有著差距,甘味做不出,就索性做甜味,甜味做過頭變成膩,這一錯久了,就變成台南人愛吃甜。」

▼台南甜梗圖

事實上,料理要做出具有「甘味」需靠功夫,沒有功夫的人,就會往菜裡大把大把的「倒糖」,她直言:「這樣的甜味太好做了!就會造成沒有理性的甜味

而她也提到自己到台南某飯店吃淮揚菜的經驗,因為一直吃到甜味,好奇的她便跑去問師傅,為何每道菜都要有甜味,想不到對方竟回:「台南人愛吃甜,什麼菜都加糖,是為了迎合在地人」,不過,當地人似乎對師傅的想法並不買單,導致生意也逐漸下滑。

▼台南甜梗圖

接著她又再分享一間知名米糕店的故事,該店老老闆因年邁將店面頂出,由一位從台北南下的年輕人接手,想不到這「新老闆」做出的肉臊汁竟也加糖,米糕中充滿甜滋味,差點把她嚇壞。然而,「新老闆」對此給出的解釋竟是一句:「入境隨俗呀!」

以上種種經歷,也讓黃婉玲無奈地立下結論:「我愛我的家鄉,捍衛著傳統飲食,看到台南飲食面目全非真讓人心痛,『甜」一個字壓垮了飲食原貌。」

▼台南甜梗圖

PO 文一出,也引來許多台南網友心有戚戚焉回應:

「中肯,追求不死鹹被當成追求甜」、

「這幾年我也覺得越來越甜,原來不是錯覺」、

「真的吃過以前東西的人會覺得丟臉…現在真的差很多很多,一些強的都不做了」、

「一堆蠢外地廚師跑來亂的 XD」、

「我覺得當梗自嘲 OK,但對文化的流失感到 QQ」

▼台南甜梗圖

也有其他縣市的人表示:

「在台南工作的高雄人真的覺得他們怎麼有臉號稱美食之都,高雄一堆吃的都屌虐台南」、

「上次喝台南微糖,嚇死,比外縣市全糖還甜,有夠扯」

▼台南&台北甜度對照表(圖/神拉一筆)

那大家對於台南美食越來越甜這件事,又有什麼想法或實際體驗呢?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喔!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