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古人也有用名片 2000年前社交方式曝光


現代人在工作上若要認識彼此,第一步都會先交換名片,那古代人又是如何進行人際交往呢?其實名片早在2000年前漢朝就已出現,在漢代的典籍資料中顯示,當時的人若要拜訪他人,必須事先準備「謁」或「刺」,形式類似於現代的名片,而且當時的名片不僅只是認識彼此的工具,甚至是謀取一官半職的方式。

漢朝時若要拜見他人,不能兩手空空上門,而是要先遞交拜見的「謁」或「刺」,才能顯示個人的誠意,在東漢劉熙在《釋名 釋書契》寫到「謁,詣也。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告所至詣者也。」表示地位較低或年幼者,拜見官員或年長者,往往會先遞一張名刺,上面寫有名字,還有爵位與鄉里,因此又稱為「爵里刺」。

名刺上除了刻有姓名、爵里外,還會有問候語等,在魏晉南北朝出土的名刺中,後期問候語越來越客氣,甚至衍生出固定格式,例如「弟子吳應再拜,問起居,南昌字子遠」、「弟子高榮再拜,問起居,沛國相字萬綬」、「弟子朱然再拜,問起居,字義封」、「童子史綽再拜,問起居,廣陵高郵字澆瑜」,而且名刺也用於陰間,因此漢魏墓葬中也常能找到。

直到唐朝,造紙業開始發展和普及,名刺漸漸不再用竹木削製,而是改用紙製,被稱為「名帖」或「名紙」,古代人社交時,除了使用名帖外,還有用於向親人、朋友、師長、官員拜謁寒暄的門狀、拜帖,新年時也會送上「拜年貼」、「飛貼」作為問候,到了宋朝,使用名刺拜年成為當時相當普及的社交方式,也可以說是最早的賀年卡。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名刺除了問候外,還用於舉薦人才,由於古時科舉取士名額有限,因此有些人會透過與官場權貴攀關係的方式,為自己謀取一官半職,唐代王泠然在《論薦書》寫下「僕竊謂今之得舉者,不以親,則以勢;不以賄,則以交;未必能鳴鼓四科,而裹糧三道。」可見當時的科舉風氣,學子們為了與權貴有交集,多會先遞交名刺再由門人引見。

從西漢就有投遞名刺的文化,但隨著時間改變,形式與規範也越來越複雜,例如明朝按禮儀規矩,唯有位尊者才可使用紅色名帖,而且稱呼與顏色等很講究,製作材料也不同,主要用於彰顯尊貴的社交地位,也體現出投遞名刺有地位不平等的現象,與現在的交換名片有些不同。唐朝詩人李白也曾使用過名刺,他曾在《上安州裴長史書》寫到,「又前禮部尚書蘇公出為益州長史,白於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指李白在路上向蘇公投遞名刺,成功引起對方注意。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