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摺是清朝官員向皇帝進言、報告事務的文書,然而當中卻隱藏不少「廢文」,讓平時政事繁忙的皇帝相當崩潰,每次批閱奏摺都只能無奈回覆,也造就許多現代人熟知的「經典名言」,像是康熙帝的「朕知道了」、雍正帝的「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等等,但其實官員會上奏這些「廢文」,全都是制度惹的禍。
在清朝有不少看似「廢文」的奏摺,像是康熙58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上奏,奉送台灣的土產芒果,康熙回覆表示:「知道了,看起來沒什麼用,不用再送了」,未料過了一個月後,覺羅滿保居然又送上芒果;除此之外,杭州織造孫文成會準時在每個月的1號上奏、向雍正請安,每次雍正都不厭其煩地回答:「朕很好」,未料有一次孫文成上奏天氣和糧食價格報告,雍正竟也下意識地回覆:「朕很好」。
而直隸總督趙弘燮則是在同一個月內,不斷向康熙報告順天府、保定府6月初的下雨情況,一開始康熙還很有耐心,和他解釋收到太多報告天氣的奏摺,自己也早就了解近期的天氣狀況,未料隔幾天後,趙弘燮又送上一樣的奏摺,他只能無奈地和對方說:「已經回覆過了」,最後更是崩潰地要對方「不要再報了」。
不過清朝官員之所以會經常上奏「廢文」,主要是因為「制度」導致,以問安為例,官員通常習慣「凡上奏摺一匣,必附請安摺一封」,像孫文成雖然有許多看似沒必要的請安摺,但這也代表他匯報的正事很多;至於各地雨水匯報,則是因為當時是農業社會,奏報當地雨雪、糧價等事是至關重要的,儘管在當時看來確實很麻煩,不但皇帝對此感到崩潰,就連官員也頭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