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5小時增加了細菌感染、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並且與65歲前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52%有關。
研究者先前發現關於工作時間和疾病風險的證據至少存在三個局限性:首先,雖然有許多關於特定健康結果的研究,但涵蓋範圍相對較窄,很少有研究同時對健康狀況與長時間工作之間的關聯進行綜合評估;其次,研究過程沒有限制隨訪時間;第三,儘管以全因死亡率為指數的生存率是一個基本的健康終點,但很少有研究評估其與長時間工作的關係。
為了解決上述限制,研究者檢查了46種常見的身心健康狀況和4種不同原因的死亡與長時間工作之間的關聯,並且將疾病和死亡率監測時間限制在65歲。
研究者首先匯集了兩項芬蘭前瞻性隊列研究的個體參與者數據。其中包含了研究人員所需的50個疾病和死亡終點的數據,以及參與對比驗證的來自瑞典、丹麥和英國的隊列。
研究中將工作時間分為「少於35小時」、「35-40小時」、「41-48 小時」、「49-54小時」和「≥55小時/周」。第一類包括兼職工人,第二類代表具有標準工作時間的全職工人參考組。每周工作55小時及以上定義為長時間工作。
在初步分析中,59,599 名參與者中有2747人 (4.6%) 被歸類為長時間工作(≥55 小時/周)。這種工作模式在男性中 (9.6%) 是女性 (2.9%) 的三倍多,並且在相對於低社會經濟群體中更為普遍。另外,發病事件的平均隨訪時間為13.8年,死亡率為15.3年。
在50種疾病中,其中有14種疾病(28%)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風險與長時間工作相關。因此,在調整性別、年齡、社會經濟地位後,與工作時長≥55 小時/周具有統計學顯著性(p<0·05) 關聯的疾病主要包括感染(細菌感染)、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睡眠障礙、肌肉骨骼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及相關障礙、坐骨神經痛、循環及呼吸系統疾病、受傷(跌倒)和心血管死亡。但值得注意的是,長時間工作與全因死亡無關。
最後,研究者檢查了與長時間工作相關的健康結果發生的時間順序,包括細菌感染、糖尿病、損傷、肌肉骨骼疾病和心血管死亡。結果顯示:糖尿病與心血管死亡和細菌感染有關;細菌感染與糖尿病有關。此外,糖尿病與肌肉骨骼疾病之間、細菌感染、肌肉骨骼疾病與糖尿病之間以及損傷與肌肉骨骼疾病之間的相關性較弱。
總之,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在歐洲,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5小時增加了細菌感染、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和受傷的風險以及與65歲前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52%有關。因此,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身體是本錢,要好好愛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