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從睡夢中醒來時,你會想「剛剛那個夢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的腦子裡會有那麼多垃圾?」而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可以從人工智能上學到什麼,那麼我們的夢就有理由可以如此逼真地超越現實。
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神經科學研究助理教授埃里克·霍爾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設來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夢與特定人工智能的運作機制方式非常類似。
根據《模式》雜誌報導,他認為超現實夢境通過呈現出我們意想不到和混亂的刺激會幫助我們的大腦調整對日常現實的感知。實際上,大腦正在對現實表現出一種奇怪的扭曲,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清醒時的「真實」現實。
教授埃里克·霍爾在研究中寫說:「夢的幻覺和寓言性質意味著它與動物的日常經歷截然不同,夢與清醒時的我們所經歷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這也賦予了動物許多生物功能。」
教授埃里克·霍爾的這個想法受到了人工智能和深度神經網絡訓練的啓發。神經網絡是一系列以人腦工作方式為模型的演算法,神經網絡會被輸入大量的數據,比如一堆照片,而這些數據將通過許多不同的節點找出之間的關係和模式。例如,一個物體識別系統若被輸入數千張有標籤的人、交通燈和摩托車等圖像,它就將會識別出與標籤一致的所有圖像視覺模式,然而,人工智能可能會對它訓練過的數據過於熟悉,它就會試圖將任何新數據甚至是異常或誤導性數據插入先前已建立的模式當中,而為了克服這問題,研究人員通常會在裡頭注入一些意想不到的混亂數據,從而有效地保持AI的警覺,並確保它在理解數據時不會變得過於死板。
教授埃里克·霍爾推測也許這就是我們時常會做奇怪的夢時大腦所運作的機制,他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如果你觀察人們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你會發現這些技術通常與夢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簡單來說,人類的生活有時很無聊,而做夢是為了防止人類變得過於適合這個世界的運作。」
很多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初期就注意到,他們的夢居然都變得更加有現實感。如果我們能接受埃里克·霍爾的新假設,在流行封鎖期間的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無刺激和重復時,瘋狂的夢境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對抗這種平庸的自然機制,並為大腦提供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刺激。
不過當然,埃里克·霍爾的想法只是一個假設,它還沒有經過臨床的測試,不過學術界應該也很測試這種假說,但這項研究卻有趣地揭露人工智能是如何開始影響和塑造我們對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