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落海又揚起,每口呼吸都是微塑膠


到處都看得見微塑膠的蹤跡,連北極都有,這讓科學家感到困惑,懷疑這種超微小汙染物早已滿佈空氣。找到源頭才能有效管制,最近科學家終於找到來源,意外發現,這些汙染物八成都來自道路,且別以為微塑膠沈到海裡就沒事了,而是會隨著風與海浪,再度刮起飄散世界各角落。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與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收集 2017~2019 年美國西部大氣微塑膠數據,發現每年美國沈積約 2.2 萬噸微塑膠,有 1,100 噸落在美西,84% 來自道路灰塵,11% 來自大氣海浪,5% 來自農業土壤灰塵。

來自道路交通的超高比例超過科學家預期。先前也報導一篇研究發現,其實汽車輪胎、煞車,到路面都含有塑膠,這些塑膠會磨損成為進入大氣的微塑膠。而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汽車在道路行駛,包括輪胎轉動、煞車過程,以及排放的廢氣,都會將地面塑膠攪碎並傳送至天空。

另外 11% 來自海洋的汙染也令科學家擔憂。海洋有大量廢物塑膠早就不是驚人發現,這些塑膠分解成塑膠顆粒,浮在海水上層,會再度被海浪和風吹進空氣。研究發現,這些微塑膠一旦進入大氣層,可停留長達 6 天半,足以傳播到世界各處。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這項研究也根據塑膠的大氣傳播模型提供全球範圍見解,發現美國、歐洲、中東、印度和東亞是陸上塑膠沈積的熱點地區。而沿海地區比較多海洋塑膠,包括美國西海岸、地中海和澳洲南部。在北部非洲和歐亞大陸,塵土和農業微塑膠來源更普遍,而道路交通產生的微塑膠是全球人口稠密地區的主要來源。

不過大城市的微塑不是來自城市本身,而是產自郊區道路。科學家表示,城市確實因為道路交通和垃圾分解產生驚人數量的微塑膠,但似乎沒有進入大氣層。科學家分析兩個原因,第一是建築物阻止風力的傳播,第二是人們在大都會地區駕駛汽車速度變慢,減少道路上輪胎顆粒的攪動,一旦走到高速公路,風可以吹起碎屑,駕駛速度也更快。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大氣傳輸是微塑膠傳播的主要驅動因素,而這篇研究讓科學家更了解這些微粒子如何在地球上循環。一名研究微塑膠的科學家說,「微塑膠正在進入海洋,然後又從海洋出來,落到陸地上,然後又被吹向空中,轉移到其他地方。微塑膠似乎永無止盡地在地球循環,想起來真是太恐怖了。」

研究寫道,微塑膠無處不在,影響土壤和植物的生產,被動植物群吃掉,並充當汙染物媒介。儘管以前研究尚未發現微塑膠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但研究作者警告說,塑膠可能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