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除了給人類帶來便利,往往還潛藏著作惡的巨大可能性。1984年印度博帕爾,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的毒氣洩漏,導致超過50萬人被奪走了生命。
這場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化學事故,讓人們意識到,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01-死亡之夜
20世紀80年代,在印度博帕爾的郊區,有一家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子公司經營的農藥廠。這裡常年用於生產西維因、滴滅威等農藥,其製作原料中有一種叫做異氰酸甲酯的劇毒氣體,被貯存在一個地下不鏽鋼儲藏罐裡,多達45噸。
農藥廠距離當地的居民區並不遠,這裡住著許多對化學生產一無所知的貧民,他們不知道自己生活區域的附近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也沒有人教他們如果發生了意外該如何逃生。
1984年12月2日晚,一名工人發現異氰酸甲酯以氣態的形式從保安閥的漏縫中溢出,毒霧以5km/h的速度向周圍迅速擴散,方圓25公里內的地區被劇毒籠罩,數百人在睡夢中悄然死去了。
消息傳播出去,恐慌的人群開始逃命,但是毒氣擴散的速率極快,不斷有人被毒氣熏瞎眼睛,逐漸死去。博帕爾一夜變成了死亡之城,路邊堆滿了屍體,政府甚至不得不出動軍隊和起重機,把屍體一車一車地運出去。
災難還在不斷擴散至1984年底,博帕爾地區共死亡2萬多人,致殘20萬人,孕婦們大多產下死嬰或者畸嬰,無數家庭因此終生活在痛苦之中。
這場巨大的災難,是不折不扣的"人禍"所導致。
02-沈默的真相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為了解決國內的糧食問題,印度開始大力推行農業技術生產,提倡使用化肥和農藥,化工產業成為政府招商引資的熱門項。
1969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與印度政府簽訂協議,在博帕爾北郊投資建廠,生產殺蟲劑。這場合作本是典型的雙贏,一方面,印度可以提高糧食產量,另一方面,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也可以開拓印度市場,降低生產成本。
但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80年代後期,隨著農藥廠的擴張及市場的飽和,博帕爾農藥廠的收益日漸下滑,面臨停產危機。
為了節約成本,農藥廠開始裁員,導致設備管理人員嚴重匱乏;安全設備也被過度使用,發生故障後無人維修,本該用於處理緊急狀況的冷卻系統,也被高層早早地關停,只是為了節省每天30美元的成本;外部的安防措施更加不堪,不僅從來沒有過安全演練,甚至連警報和應急方案都沒有。
隱患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埋下的。
在農藥廠,劇毒的原料異氰酸甲酯(MIC)被貯藏在3個不鏽鋼儲藏罐裡,深埋地下。
根據事後的調查報告,1984年12月2 日當晚,MIC貯存罐不知為何混進了水,在裡面發生了化學反應,導致溫度上升,液態MIC膨脹汽化,最終貯存罐承受不了高壓爆炸,毒氣洩漏。由於所有的安全措施都無法有效運行,毒氣得不到任何阻攔,開始迅速擴散。
也許事故的發生只是一個偶然,但發生後的這一切,卻足以讓人憤怒。利益既得者們冷漠地撇清自己,甚至不惜以更多的犧牲作為代價。
當晚午夜12點,博帕爾警察局長得知出了事,匆忙趕到農藥廠,想搞清楚這裡到底怎麼了。只見農藥廠內部一片混亂,人們驚慌失措,沒有人能說明白這裡到底怎麼了。
一直到淩晨三點,才有一名工人給他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了毒氣的名字:異氰酸甲酯。
另一邊,大量中毒的平民被送往醫院。醫生打電話給農藥廠,對方措辭混亂,一會兒說是氨氣中毒,一會兒又說是光氣中毒,醫生也無法得到真實的病因,只得按照常規方式搶救,成效甚微,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死去。
1984年12月5日,美國聯合碳化物總公司得到消息,向農藥廠打來電話,告知異氰酸甲酯的毒可用硫代硫酸鈉進行治療,但農藥廠負責人為了維護公司形象,並沒有把解藥對外公佈,甚至向大眾強調MIC"只是一種催淚瓦斯"。此時,已經有上千人因為中毒死去。
1984年12月7日,有一位西德毒理學專家聽說這次事故,自帶了5萬支硫代硫酸鈉來到博帕爾,想要為平民提供援助,卻遭到政府的阻攔,並要求其離開。
死亡的人數還在不斷上升,高層卻為了推諉責任爭執不已。在毒氣洩漏的當天,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召開記者會,宣佈對此事故負有道義責任,言下之意就是他們並不負法律責任。
後總公司CEO沃倫·安德森趕赴博納爾視察,回國後發表調查報告,稱此事故是印度員工操作不當導致,要由印度方全權負責。對於受害者提出850億美元的賠償要求,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數次拒絕扯皮。
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由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一次性支付4.7億美元,但永遠免除所有民事責任,取消所有刑事控訴,未來所有的訴訟都由印度政府承擔。
沒想到印度方做出了更加無恥的行徑。1989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如約支付了4.7億元美金,這些錢卻被印度事故基金會藉故截留,大部分錢根本沒有分到受害者及其家屬手中。1999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被陶氏化學公司收購,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化學聯合企業。這家公司仍然在從聯合碳化的產業中獲利,但是卻拒絕為之前的過失承擔責任,也不願意處理殘留的化學物質。原CEO沃倫·安德森回國後也再也沒有到印度出過庭。
2010年,在事故已經發生26年後,印度地方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裁定印度聯合碳化物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官犯了玩忽職守致使他人死亡罪,此項罪名的判決是兩年監禁。這些人大部分已經七十多歲,還有一位已經去世了。
幾十萬平民,被害的家破人亡,不人不鬼,罪魁禍首卻逍遙自在了幾十年,最後得到兩年監禁,叫人如何不憤慨。
03-活著比死去更痛苦
根據博帕爾毒氣洩漏慘案檔案記載,在本次事故中,共死亡2萬人,失明5萬人,殘疾8萬人,間接致死人數達到50萬,影響150多萬人。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死去的人已經無法再感受痛苦,倖存者卻終生活在陰影裡。當地的生育缺陷率高達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很多孩子因此嚴重畸形、癡呆,這樣的惡果不會立刻終結,甚至會影響幾代之久。
當地的水源和土壤均被汙染,印度政府卻無法將龐大的居民全部疏散,搬離汙染區。很多人被迫留在那裡生活,喝著被汙染的水,感染了多種慢性病,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親人慢慢死去。有人無法承受這樣的痛苦,最終選擇了自殺。
2004年,在無數受害者和國際環保組織的抗議下,印度政府開始統計農藥廠附近殘留的有毒物質,提出清理方案,此時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20年。博帕爾毒氣洩漏事件之後,有媒體指出,美國聯合碳化物工廠對於美國本土的工廠和在印度的工廠運用的是兩套截然不同的安全措施。
一位第三世界國家的環境保護官員曾經指出過這個問題,即跨國公司傾向於把更有危險性的工廠開辦在發展中國家,以逃避在其本土所必須接受的嚴格限制,也就是所謂的"汙染天堂假說":如果各個國家除了環境標準外,其他方面的條件都相同,那麼汙染企業就會選擇在環境標準較低的國家進行生產,這些國家就成為汙染的天堂。
縱觀整個博帕爾事件,正是這樣典型的一起"汙染天堂"事件。這些唯利是圖的企業家,枉顧社會責任,為了降低安全設施成本,便肆無忌憚地將危險的種子撒播到貧困的土地上,最終引起巨大的災難。而承擔這些後果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