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馬斯克重提用核武器轟炸火星,釋放二氧化碳讓火星升溫,對火星進行地球化改造,將其建為成人類的備份星球、第二家園。有人計算得出結論,至少需要一萬顆核彈,才能達成改造火星的目標,那麼,核彈究竟能不能用於星球的改造工程,地球上究竟有沒有這樣的先例呢?
你還別說,還真有國家利用核武器,有計畫地炸出了一個人工湖,以解決工業區和農業的用水問題。這就是前蘇聯在哈薩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州的恰貢(Chagan)河灘區,引爆了一個14萬噸TNT當量的核裝置,建成的直徑430米的恰貢人工湖水庫。
為讓核能量能為國民經濟作貢獻,前蘇聯制定了《和平利用核爆炸計畫》,其中一項就是在恰貢河乾涸的河道上進行核爆炸,快速“挖掘”出一個人工湖。工程隊為此在河灘上鑽了一個178米深的洞,放入了一顆14萬噸當量的核裝置。1965年1月15日,核彈被引爆,掀開了直徑430米的地表,1000萬立方米的土壤被轟上了天,形成了一個深約100米的錐形坑。根據前蘇聯的紀錄片,50天後核輻射降至安全標準以下,工程隊開始挖掘河道引水注入漏斗坑,幾天後就達到了800萬立方米的蓄水量;爆炸坑的前面,20-38米高的邊緣擋住了河道,在水庫南部形成了一個1200萬立方米的人工湖。
我們都知道核爆炸會產生大量放射性汙染,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那麼通過核爆炸“挖”出來的水庫能不能用呢?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前蘇聯的說法,爆炸後輻射很快降低,到50天後就降低到了安全標準,恰貢湖完成蓄水後,當時蘇聯的原子能部長(另一說法是中型機器製造部部長)第一個跳進湖裡游泳,以證明湖水是安全的。紀錄片裡還說,恰貢湖的水“非常適合農田灌溉和牲畜飲用”。
但另一種說法是,到現在為止,恰貢湖湖水的輻射水平仍然是飲用水的100倍以上,而且也不允許游泳。目前這個湖屬於哈薩克斯坦,被稱為原子湖,旅客可以去參觀,但必須穿上防護服和口罩。所以這個水庫究竟能不能用,現在還是一個謎。
另外,爆炸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大概有20%進入大氣層,後來在日本被檢測到,引發美日的強烈抗議,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
你很可能認為,只有戰鬥民族才會如此生猛,敢這樣幹,連核汙染都不考慮,直接用核彈建水庫。然而,蘇聯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國家,第一個實際是美國,他們早於蘇聯兩年半,1962年7月即在內華達州以和平目的爆炸了一顆核彈,當量為10.4萬噸,製造了第一個可用於水庫、港口、露天礦、運河等設施的實驗性淺爆炸坑,這個項目名叫“轎車”計畫,生成的彈坑直徑約390米,深度100米。然而評估表明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將廣泛存在,可能引發公眾健康風險,因此這一概念也壽終正寢。
後來又有一次核爆炸被用於和平目的。1966年9月,前蘇聯烏茲別克斯坦哈拉地區油氣井發生火災,所有常規方法都無法撲滅大火。情急之下,一枚3萬噸當量的核彈在地下被引爆,成功地封堵了油氣井。
美國和前蘇聯都制定了和平利用核能的計畫。美國的計畫名為犁鏵計畫,在進行了27個項目試驗無果後,於1977年終止。前蘇聯的計畫名為國民經濟核爆炸,進行了156次核試驗,包括挖鑽石、採煤、刺激油氣生產等,直到1989年才終止。一些反對者認為,這其中許多核試驗都造成了核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