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祁連山——我國生態最豐富的山川,也被譽為“冰源水庫”

祁連山位於甘肅省和青海省之間。古人高呼““失我祁連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現代人說:祁連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如果祁連山冰雪消退,千里河西走廊將變成沙漠。

祁連山的生態系統

祁連山只是青藏高原東北部的一組邊緣山系。東起五少陵嵩山,西至當津山口,東西長800公里;北與河西走廊、南與柴達木盆地接壤,南北寬200-400公里。祁連山由一系列平行的山脈和山谷組成,海拔3000-6000米,主峰5547米。
祁連山是一個巨大而完整的生態系統。祁連山頂積雪,山腰多冰川大阪,被譽為“冰源水庫”。海拔2500-3500米的山坡是原始森林和大草原,形成了祁連山獨特的水源涵養林。這些森林位於“冰源水庫”與水系之間,起到調節和儲存水源、涵養水土、增加水量、調節氣候的作用。因此,河西走廊乃至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與祁連山的生態環境狀況密不可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同時,以冰川森林為主體的祁連山生態系統也包含著具有各種自然特徵的動物和微生物生態系統。祁連山山勢雄偉,景色獨特,層次分明。古人寫了一首詩說:“晶瑩山色遙接天,不是雲浮玉壘巔。太古千年留積雪,邊城一帶擁祁連。晴開遠岫明如練,月照高峰白似蓮。勝過終南陰嶺秀,霜橋回望聳吟肩。”
受高原寒冷氣候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有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千米。冰川主要分佈在祁連山系的大雪山、河西走廊南山、冷龍山、疏勒南山和土爾根大阪山。這些冰川主要是懸浮冰川。在海拔4000-6000米的幾座山上有不同形式的大型冰川。如土爾根大阪塊平頂冰川是近年來發現的祁連山最大的板塊冰川,直徑10公里,冰川面積5555平方公里。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大雪山北坡老虎溝20號冰川,海拔4500m,是祁連山最大的山谷冰川,長98km,末端海拔2450m。此外,冰面非常乾淨,具有非常明顯的大陸冰川性質。祁連山中段的“七一”冰川是我國冰斗山谷冰川,長3.5km,面積3.64km,末端海拔4200米。祁連山東部的冷龍嶺海拔4800米,形成了小型現代冰川。它的西面有U形冰槽,槽壁多為凍融泥石流斜坡覆蓋,谷底有較深的冰水沈積。南疏勒山團結峰海拔5937米。在它的南坡是一條溢出山谷的冰川。8.5公里的“冰舌”從谷口延伸出來,最後到達海拔4500米的山前平原。這是一座罕見而特殊的冰山。
有專家計算,祁連山所有冰川的儲量相當於兩座以上三峽級別水庫的庫容。也就是說,只要祁連山冰川不退縮,雪線不上升,與高原寒冷氣候保持相對穩定的補償關係,在我國西北地區,總會有兩座永遠不會乾涸的“山體固庫”。
祁連山冰川:退縮的生命線

經過多年的監測研究,祁連山冰川正以每年2米以上的速度後退,後退速度正在加快。祁連山以東平均年退縮16.8米,祁連山中部平均年退縮3.3米,西部平均年退縮2.2米,部分地區平均年退縮12.5-22.5米。

據專家提供的資料,1956年至1976年,祁連山山東段冷龍嶺北坡水關河4號冰川平均每年退縮16米;1976年以來,冰川平均每年退縮71.2米、8.9米。
1956-1976年,祁連山中段托米山北坡的“七一”冰川退縮40米,年平均退縮2米;1984年,通過反覆測量,發現該冰川近10年退縮10米,年平均退縮1米。
祁連山西段的大雪北坡的老虎溝12號冰川,1962-1976年,冰川平均每年後退5米,1985年,冰川平均每年後退1.3米。隨著冰川退縮,冰川厚度變薄,冰川舌下部普遍變薄18-22米。目前,祁連山北坡雪線一般在4400米至4600米之間。據專家估計,近幾年來,祁連山雪線增加了200米至800米。
在祁連山南坡,以前曾經長年積雪的地方如今已不見雪跡了。黃河上游重要支流,湟水河、大同河、八寶河、吐勒河以及青海祁連冰川發源的40多條河流也大大減少了水量。這僅僅是開始。有關專家預測,未來祁連山雪線將上升到500米左右,即從目前祁連山雪線的4400-5100米上升到4900-5600米,冰川將大量融化,從而加速冰川退縮和厚度變薄。

那麼,祁連山的雪線為什麼會上升呢?祁連山冰川為什麼退縮?
研究人員認為,基本上有兩個原因。一是全球變暖。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地球的氣候正在經歷一場以全球變暖為特徵的重大變化。近百年來,西北地區氣溫上升了0.4—0.5℃。隨著氣溫的升高,雪線上升,冰川表面的融化加劇,冰川末端的融化量大於冰川的形成量,因此出現了退縮。專家說,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是一個緩慢而微觀的過程。除自然氣候外,祁連山周邊環境惡化是冰川退縮、雪線上升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這包括人口膨脹、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濫伐、濫挖中藥、濫采地下水等。
祁連山保護區涉及甘肅省河西走廊三個地(市)。保護區人口近30萬人,周邊有60多個城鎮,近50萬人。人們進入自然保護區從事採礦、放牧、採藥、狩獵、砍柴、毀林等活動。據統計,上世紀50年代初祁連山區林地面積為519萬畝,現在只有221.8萬畝,減少率為60%;疏林灌叢減少率為44%;淺山區近70公里範圍內的森林已經消失,剩餘森林已退至遠處山區,呈不連續塊狀分佈。結果,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就像森林線正在退卻一樣。
祁連山森林採伐面積已達100萬畝。經過489萬畝灌木林和水源涵養林疏林用於草原放牧,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劇。這些對祁連山環境的破壞和汙染也是雪線上升和冰川退縮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一些冰川勘探、旅遊等活動破壞了祁連山冰川資源。冰川探險旅遊是近年來興起的旅遊項目,但其季節性強,旅遊活動內容單調,旅遊收入不理想。相反,它對冰川旅遊資源的破壞和汙染太大。一是團隊旅遊者和自駕汽車旅遊者甚至將汽車開進冰川,冰川被廢氣汙染被車壓壞;二是遊客不按規定路線行走,踩踏甚至挖冰;三是大量廢棄物品汙染冰川。
保護祁連山冰川刻不容緩

科學家認為,甘肅河西走廊是一個缺水地區。水源僅為祁連山冰川融水。必須根據水資源狀況做好科學規劃。把祁連山生態與整個河西走廊聯繫起來,把短期開發與長期建設結合起來,提高祁連山中、東部森林的水源涵養能力。特別是在生態脆弱地區,要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適度開發。
關注祁連山生態環境的有識之士建議,保護祁連山冰川,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堅決實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祁連山保護林列入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設立祁連山保護林保護與建設專項資金,有效封山育林,加快造林速度。專家預測,如果每年關閉20萬畝,10年左右將初步恢復。
另一方面,一些部門開始對祁連山冰川資源進行保護。早在1988年,祁連山就被列為森林和野生動物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50-120公里,總用地面積265.3萬公頃,其中核心區7.3萬公頃,試驗區39萬公頃,作業區219萬公頃。
《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納入軌道。啟動祁連山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恢復與保護工程。把生活在森林核心區和慢控區的農牧民,用3到5年時間,轉移到交通便利、條件較好的河谷地帶,使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成為真正的生態區。
今後,祁連山將永遠屹立在西部!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