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有一座很奇怪的山,山上草木昌盛,唯獨有一塊崖壁被裸露出來。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奇妙地質景觀 “產蛋崖”,經常有遊客不遠萬里就為了來看一看可以生蛋的石頭崖!
這片山崖不算大,大概有20多米長、高6米,現在人們也可以見到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石蛋”被鑲嵌在崖上,有的似乎剛露出頭,有的眼看就要成熟脫落了,石蛋直徑在30-60釐米之間,最神奇的是,產蛋週期三十年一次從未有過例外。當地老人說,隔30年,這些蛋就長成了,就會被“產下”,而“產蛋”的時候,往往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因此對這種神奇的蛋,人們賦予了它更加神奇的色彩,大家都認為石蛋所在的家庭就會繁榮昌盛,所以這裡的居民誰家如果能收藏供奉一顆石蛋都是讓人很羨慕的!
地質學家曾經一度認為,這石蛋莫非是恐龍蛋的化石?而經過仔細的分析檢測,這石蛋雖然形象顏色比較像恐龍蛋,但並無蛋殼結構,不是恐龍蛋化石。它們形成於寒武紀,距今五億年,而崖上的石壁卻是由另一種泥岩構成。對此,地質學家進行了反覆取樣及周邊取樣等分析檢測,解開了這個謎:五億年前,這裡是一片深海,有一些碳酸鈣分子游離在深海軟泥中,在某種化學作用下凝聚在一起慢慢形成結核,又經過沈積物的壓實,軟泥與結核就變成了岩石,被埋藏到了深海底,這時軟泥變成了泥岩,結核化成了石蛋,又經過數億年的地質運動,貴州變成了陸地,岩石也就隨著暴露出來了。被暴露的岩石受到了風化,崖壁本為軟泥,風化速度快,石蛋原為結核,風化速度慢,所以經過泥岩的層層風化,石蛋隨之慢慢孕育而生。而30年的週期應該理解為崖與蛋的風化速度大約相差30年,所以30年左右,石蛋就自動脫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