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蘭和智利之間的茫茫南太平洋上,有座無人居住的亨德森島,因距離最近大陸也超過5000公里,因此被譽為“太平洋天堂島”。在人類已知亨德森島的數百年裡,只有零星的貨輪和冒險家登陸過,至今仍沒有人類定居。
離亨德森島最近的海島是皮特凱恩島,二者相距約200公里。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先鋒”亨德森率船隊從厄瓜多爾啟航前往澳大利亞,途中意外發現亨德森島並為其命名,隨後被併入皮特凱恩島成為英國海外領地之一。
對於當時的“日不落帝國”來說,面積只有37.3平方公里的亨德森島並沒有被放在眼裡,不僅面積小,而且還缺少農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淡水資源(珊瑚島土質疏鬆不易儲水)。所以,英國政府只要求駐守皮特凱恩島的皇家海軍每年登島巡查兩次即可。
1980年,美國投資家拉特利夫與皮特凱恩島政府達成協議,出資60萬美元租下亨德森島99年使用權,打算開發成農場和度假島,結果英國聯邦事務部否決了即將實施的開發計畫,表示亨德森島將被改建成英國在南太平洋最大的海軍基地。
但在聯合國教科文和環保組織眼裡,亨德森島卻是個極其少見的上升珊瑚島結構。原來,這片區域原本是珊瑚淺礁,海底地震將其抬升至海面上吸引海鳥前來短暫棲息,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鳥又把種子帶到島上,逐漸形成珊瑚環礁島。
姑且不論亨德森島罕見的珊瑚環礁結構,僅僅島上那些全球獨有的物種就足以引起聯合國關注,經過一個月的調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物種專家對外公佈:亨德森島共有500多個物種,獨有物種約63種,其中一種蝴蝶全球首次發現。
為了保護島上的獨有物種和珊瑚環礁結構不被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8年就將亨德森島列為世界遺產予以保護,當時的評語是“世界上少數幾處由珊瑚環礁上升構成的海島,其生態系統、物種繁衍尚未受到人類入侵與破壞。”
如果說環境保護的目的是協調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達成保障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目的,那聯合國保護亨德森島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英國人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列入世遺後只有投入沒有回報,哪怕開發也很少有遊客會不遠萬里跑來度假。
1989年和1995年,英國兩次上書聯合國主動要求撤銷亨德森島的世界遺產資質,第一次的理由赫然是“建成海軍基地以緩解南太平洋壓力”,被拒絕後的第二次則委婉了很多,只提出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亨德森島的垃圾清掃。換個直接點的說法就是:你不讓我修建海軍基地,開發旅遊設施又沒人來,難道還要我往這個無底洞裡不斷砸錢嗎?
所以,英國人幹脆對亨德森島放任不管,只要主權無爭議,“愛誰誰”的世界遺產,最終導致亨德森島被嚴重汙染。澳大利亞科學家拉弗斯受聯合國邀請親自登島開展研究,兩個月後出具的調查報告驚呆世人:散佈在亨德森島沙灘上的塑料達3800萬件,總重量超過1.8萬公斤,而這還只是沙灘表面的數字,被埋在沙子下的塑料垃圾至少要翻兩倍。
幾年後,拉弗斯教授在2019年世衛組織大會上宣讀的最新報告中,亨德森島每平米表面的塑料垃圾已達到670件,每平米沙灘下的塑料垃圾則預估有5400件,大部分塑料垃圾已被分解成無數個碎片,其塑料汙染密度位列全球第一。
這些垃圾到底從何而來?表面上的來源是海洋,但追根朔源後卻查到來自24個國家,覆蓋澳洲、南美、北美、歐洲以及亞洲等大陸。這些塑料垃圾隨洋流運動不遠萬里漂到亨德森島的過程中,等同於無數顆“毒藥”在海水中慢慢溶解。
多數被丟棄的塑料都是不可再生的“毒塑料”,含有大量腐敗變質成分、細菌以及有害化學物質,其中不乏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高致癌物,當海洋生物將這些毒素吸收後,人類又將其捕捉送到餐桌上成為美食,始作俑者和受害者都是人類。
在大面積且長期的汙染下,島上獨有物種已消失30%,數量則減少至原有的35%,沿岸珊瑚存活率從上個世紀的99.1%急劇降低至目前的60.2%,超過一半珊瑚出現白化死亡跡象。反過來的卻是外來物種肆意入侵,僅歐洲黑鼠就超過10萬隻,它們肆意啃食島上植物,甚至連外殼堅硬的寄居蟹和海龜都不放過。
從2011年開始,世界各國相繼派出環保志願者登島展開保護工作,截止2019年12月已清理出17.6噸垃圾,下毒誘殺了9.7萬隻黑鼠(200多只海鳥和成千上萬隻寄居蟹誤食致死),12個國家總耗資達9600萬歐元,而主權國英國則零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