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全球最大屠宰場:一共奪走17萬頭鯨魚和百萬隻海豹的性命

1775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從英國啟航尋找傳說中的南極大陸,由於缺少經驗,把距離南極1300公里的南喬治亞島當成南極大陸,興奮之餘以國王之名將其命名為“大不列顛喬治亞島”。一年後,庫克提交的航海日誌中是這麼描繪“喬治亞島”:“被冰雪完全覆蓋的海島,擁有數量驚人的企鵝、海豹,回程途中還遇到大規模的鯨魚群。”

這座無人島很快就迎來第一批18艘英美捕鯨船組成的“殺戮者”,僅僅在一年之內,紐約阿斯帕西婭號捕鯨船就帶走5.7萬張海豹皮,而英國萊文斯號捕獵船則帶著55噸海豹油回到英國。19世紀初期,源源不斷的南極海豹皮和海豹油流入歐美兩洲,迅速成為各國貴族攀比身份的奢侈品之一。
1986年,公益組織南極保護協會宣佈:在過去200年裡,南喬治亞島共有百萬頭海豹被奪走性命,其中南極軟海豹因皮質尤佳而被大量獵殺, 成為南極第一個瀕臨滅絕的動物(低於300頭)。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為了不引起國際關注,英國禁止除美國與荷蘭之外的任何船隻停靠南喬治亞島,從1786年到1913年之間一直處於“商業封船”狀態,期間記錄有131次阻止事件,約有350艘各類船隻被驅離,只有8艘船因遭遇風暴或故障等特殊原因獲準臨時停靠。
英美荷三國“悶聲發大財”的事兒,最後被這8艘船上的船員公之於眾,一番抗議後,英國乾脆開放航域“有錢一起賺”。此後,更多的“屠戮者”蜂擁而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根據南極保護協會的不完全統計,1909年至1964年之間共有13個國家的200多個捕鯨船隊進出南喬治亞島,超過17萬頭鯨魚和成千上萬頭海豹因此殞命。巔峰期島上有5個國家(英美荷挪瑞)的六個屠宰點,晝夜不停的肢解鯨魚提煉鯨油,運回內陸製成凡士林等油製品再出售賺取高額利潤。毫不誇張的說,南喬治亞島是“全球最大的屠宰點”,一共奪走超過17萬頭鯨魚和百萬隻海豹的性命。

按照柯本氣候分類,總面積3528平方公里的南喬治亞群島屬極地苔原氣候,每年雪季可長達9個月,因而島上沒有樹木也沒有永居人口。島嶼由南至北長約167公里,最寬處37公里,最近島嶼是550公里外的南桑威奇群島,是早期人類前往南極大陸的必經之地,曾經被英國科考學家命名為“南極大門”。

挪威捕鯨船隊長斯德哥克曾經在回憶錄中寫道:“捕鯨船員生活枯燥,夥食與娛樂都很匱乏,為彌補不足,英國帶頭修建教堂、郵局,美國人帶來了蔬菜,挪威則放養了一批馴鹿”。
“屠戮者”沒想到的是,引入馴鹿的初衷是“狩獵運動”和“蛋白質補給”,卻給南喬治亞島帶來了生態危機,原本就不多的植被被馴鹿啃食一空。直至禁止捕鯨40年後的2013年,挪威政府才撥款獵殺了3500頭馴鹿。

2015年,第一艘獲得許可的郵輪從烏斯懷亞啟程,載著120名遊客經停馬爾維納斯群島(英稱福克蘭群島)和南喬治亞島後前往南極大陸,此後以每週一艘游輪的頻率持續輸送遊客,這座“全球最大屠宰點”的真實面紗從此正式揭開,被親臨者讚譽為“地球上最美麗的地方”。

作為第177號(名)中國遊客,我也有幸參與到這段19天的南極之旅中,從烏斯懷亞穿越比格爾海峽到達馬爾維納斯群島,沿途能目視到南美最南端的火地島,第三天抵達馬島後會拋錨一晚,遊客可以登島參觀馬島西北部海岸,以及澳大利亞和英國人在這裡留下的廢棄礦坑和北美印第安奴隸遺址(另文再書馬島行程)。

第五、六天已進入南極海域,氣溫以每三個小時降低一度的速度持續降到0℃直至零下,第七天淩晨7點抵達南喬治亞島,前往指定停靠點時下了一場大雨,雨後居然出現南極十分罕見的彩虹(據說十年一遇都算好運)。
英國導遊比利說:南喬治亞島緯度介乎南極與南美大陸之間,從緯度更低的南美過來,人們會覺得冰冷刺骨難以忍受,但從南極大陸返程時會覺得這裡就是“天堂”,因為南極只有兩種根莖植物,而南島卻有26種,這些植物代表溫度濕度都相對適宜人類居住。

遠觀南喬治亞島就像一把巨大的鋸齒,伴隨著越來越明顯的海鳥與企鵝叫聲,郵輪緩慢駛入格里特灣,這是南島4個指定停靠點之一,也是最早的捕鯨船靠岸點。也可以這麼說,英國開放的旅遊線路其實就是重複當初“殺戮者”的路線。
由於捕鯨站碼頭因年久失修而損毀,遊客只能乘坐運輸艇登陸南島,建議越早排隊越好,英國船員的工作效率實在太低,一艘小艇8個人,3個小時才運了一半遊客。

南喬治亞島有南極鳥類和王企鵝兩個觀測站,或許是因為剛下過雨,島上的鳥類並不活躍,只有少量信天翁和海燕在草叢間飛翔。鳥類觀測站的另一面就是英國設立的南極考察站,沒有申請特殊許可證的人一律不得靠近,所以,鳥站並不太受遊客青睞。

第二站是全球最大的王企鵝聚居點,位於南島索爾茲伯裡平原附近的安德魯灣,也就是南島最大的捕鯨站旁邊。英國早在上個世紀末就曾預測島上“有500-600萬隻王企鵝”,但無論是導遊還是船員都認為“實際數量至少要翻十倍”,其中有個船員曾參與清理企鵝糞便的工作,據說一次就在島上清理出4000多噸企鵝糞,而王企鵝一天排泄量不超過30克。

與南極大陸規定“禁止靠近企鵝五米之內”不同的是,南喬治亞島上沒有相關規定,企鵝們也不排斥與人類相處,很多遊客還會故意走著走著就癱倒在地,試探企鵝會不會主動靠近。
有必要說的是,照片拍出來是挺好看的,但實際味道不太好受,所以導遊會帶著遊客聚集在海水能沖刷到的淺灘區,空氣會好很多。

王企鵝是南極大陸獨有物種,近些年來在新西蘭海域偶有發現,以甲殼類海洋生物為主食,偶爾也會捕食南極蝦或烏賊。習慣每年11月(夏季初臨)在冰川附近產卵,孵化後的小企鵝被推到融化的雪水積潭中練習游泳,等到冬季來臨前就能自由的在各個島嶼或浮冰之間游弋。
最有意思的是,小企鵝在滿週歲之前的毛髮與成年企鵝完全不同,13個月後脂肪減少羽毛才褪色成黑白夾黃。

南喬治亞島最熱門的參觀點是安德魯灣的捕鯨站,據說曾經有9個國家的400多個鯨魚“屠戮者”在這裡工作生活,他們以燃燒鯨油來生火做飯取暖,巔峰期一天就能肢解30頭鯨魚和400多頭海豹。
如今,英國宣佈廢棄南島所有捕鯨設施禁止捕鯨,但實際上,這座最大的捕鯨站並沒有廢棄,廣場上還擺放著剛刷過油漆的各種船錨,以及捕鯨船的各種零件待修。

表面上看這些儀器都已鏽跡斑斑,但認真觀察還是能看出不少可疑之處,比如鯨油輸送管道看似很久沒用過,但伸手到裡面還能摸到殘留的油跡。最可疑的是一台拖曳鯨魚的大型絞輪機,應該是剛剛換的新設備,表面光滑且一點鏽跡都沒有。

海灣邊有7艘船被廢棄,大部分都是英國的,船頭高高聳立的桅杆上是捕鯨必備的承重輪軸,數不清的海豹和鯨魚就是被這些桅杆吊到船上獵殺。
捕鯨站500米外有片墓地,這裡安葬著14個捕鯨人的屍骨,除了石碑上提到的沙克爾頓爵士(英國捕鯨發起人),剩下的都是肢解鯨魚時發生意外而死,有的因鯨魚身體脹氣爆炸,有的是煉油不慎掉落爐中。

曾經的捕鯨站大廳被改建成博物館,除了百年前捕鯨站的各種“輝煌事蹟”外,還收藏了一部分捕鯨人的遺物。這座捕鯨博物館估計是世界上最不受歡迎的博物館,一行百人只有三五人入內參觀,絕大部分遊客都對其嗤之以鼻。
博物館附近有個小郵局,由島上20名工作人員中的4個人值守,他們的工作內容除了協助遊客購買郵票、明信片並負責打包送上郵輪外,其他時間都在打掃企鵝糞便(不然臭氣熏天)。

南極海域的第一座教堂就建在南喬治亞島上,據說捕鯨人每天都要來教堂呆上一個小時,以緩解肢解鯨魚時的壓力。如今,這座教堂仍然維護的很好,但內部沒有設置任何物品,也沒有宗教人員常駐。
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郵輪會在南島停留一晚,但遊客只能在郵輪上過夜,因為南島目前還沒有接待設施,第二天早上還會開放六個小時(6-12點)參觀時間,有拍攝日出需求的遊客可以提前申請,12點後郵輪會起錨前往南極半島。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