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人類一直以來的追求。根據此前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新研究發現:人類壽命極限可能增加到125歲。
人類衰老是一個自然過程,是許多病理、生理和心理過程的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表現為結構的退行性變和機能的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
從生理來說,人體的細胞時時刻刻都在複製分化,細胞的更替也就是人類生理衰老的過程。而細胞在複製過程中,端粒總是在不斷縮短,這是人類衰老的生理根源。
端粒(Telomere)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現在,以色列的科學家宣稱,其已在實驗中逆轉了端粒縮短的過程,成功延長了端粒長度。
這項研究共有26名受試者,實驗周期3個月,受試者需要每周在高壓氧艙中靜坐5次,每次90分鐘。最終結果顯示,這些受試者白細胞中的端粒延長了20%。
關於環境對人體變化的影響,此前已經有相關實驗證實了兩者的相關性。
NASA將一對雙胞胎太空人中的弟弟送到國際空間站執行為期一年的計劃,兄弟二人的DNA完全一致。最終結果顯示,弟弟的端粒長度變成,不過在返回地球過程中又縮短,因此整體上並沒有逆轉衰老。
這次實驗明確了外部環境在端粒長度變化中的作用,這也是以色列此次實驗的靈感來源。
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這時候細胞也就到了普遍認為的分裂100次的極限並開始死亡。
這種突變與使人類一系列年齡相關疾病的變化相吻合,尤其是癌症。
加速端粒侵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眠不足、懷孕生產和大量食用加工食品。不過,在人體中存在著一種叫做端粒酶的物質,可將DNA複製損失的端粒填補起來,使端粒修復延長,可以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得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這是人體內部防止衰老的一種機制。
不過,在正常人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當嚴密的調控,只有在造血細胞、幹細胞和生殖細胞,這些必須不斷分裂的細胞之中,才可以偵測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
配合一些外部手段,例如維生素D等營養補充劑,這種端粒恢復的機率可能會小幅度增加。
研究人員發現,高氧環境對受試者還產生了其他積極影響,具體表現為衰老的T細胞數量顯著減少。T細胞是構成免疫系統針對入侵者的靶向反應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這項研究的規模還很小,研究結果還需要更多實驗證實。研究人員還表示,雖然端粒縮短對人體衰老意義重大,但衰老往往是多方面的綜合結果,真正逆轉衰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該成果已發表在《衰老》(Aging)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