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銀河系是如何長大的?科學家找到真相蛛絲馬跡,不斷吞噬遠古星系


我們的銀河系,目前擁有著足足超過了1000億顆恆星,但隨著天文物理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這麼一個真相與事實。我們的銀河系,還在不斷地在長大,或許準確來說,在這120億年里,它一直都在貪婪地吞噬,至少不少於十幾次與相近星系發生碰撞,然後「大嘴」一舔,就把它們給吞噬了……然後,混合在一塊,形成一個不斷長大的星系群!

這並非科幻猜想,而是天文物理學家們,依據對蓋亞太空探測器所獲得的數據的整理。讓人們清晰地看到了銀河系的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地圖。而與此同時,他們還分析了銀河系中,各個球狀恆星系的年齡、運動軌跡和主要的化學成分等等數據。在對比分析中,科研小組發現了,銀河系在歷史中,有五個大規模星系合併的證據,每個星系涉及至少1億顆以上的恆星。而這些合併,最早可以追溯到宇宙100億多年前。

通過數據研究和超級計算機的計算模擬,項目研究人員、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天文學家 Diederik Kruijssen,拋出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110億年前,銀河系與北海巨妖Kraken 的碰撞,或許是它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在此之前,我們的銀河系僅有現在質量的1/4而已,但那次碰撞徹底改變了銀河系的外貌。

因為,在銀河系中,一直遍布著一些多達100萬顆恆星組成的古老而緻密的球狀星團,它們都在銀河系中彼此差不多同一時間形成。我們的星系擁有至少150個這樣的星團,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星團就是銀河系,在漫長而饑渴的歷史中,吞噬掉的遠古星系的「化石」。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而根據這些古老化石的研究,人們找出了13個至今仍可辨認的球狀星團,通過設定模型算法、訓練人工智慧的,從不同虛構星系中,依據觀測到的球狀星團,反推其形成、演化與毀滅的系列過程。最後,種種跡象表明:北海巨妖極有可能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最古老的星系碰撞。

當然,這個新發現,或許也是銀河系成長謎團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從mini版本的銀河系,到今天我們所認知到的它。天文學家們懷疑,在我們的銀河系的過去,至少還有15種其他的合併,每一種合併都涉及1000萬顆或更多的恆星,它們的殘餘物,正等待在我們去銀河系的球狀星團中,一一被發現。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這一過程,天文學家會有30~40億年的時間來研究它,隨後它會展開另一個相鄰星系的吞噬。而目前,銀河系正與我們相隔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無可躲避地糾葛在一起,這種碰撞似乎演繹著新的生存與毀滅的故事!

很顯然,隨著每一次星系合併,我們星系的形狀、大小和運動永遠地改變了,最終成為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標誌性螺旋星系。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後,才會有我們銀河今天這個樣子!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