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各種器官組織都有功能,雖然人們對體脂肪總是欲除之而後快,但它其實有多項正面意義,例如它能在發生碰撞時提供緩衝避免受傷,飢餓時提供能量來源或是低溫環境下幫助維持體溫以防失溫。
事實上脂肪組織並不單純,可細分為「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與「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後兩種脂肪可視為「好脂肪」,有些人可能就是體內這類脂肪含量較多,因此怎麼吃都不會胖。
白色脂肪
白色脂肪占所有脂肪八成以上,主要位於皮下及腹腔,主要功能是儲存能量。它會將人體吸收過多的能量儲存在脂肪細胞的「油滴」,當人體攝取大量食物後,血液胰島素含量上升,促進白色脂肪細胞吸收葡萄糖及生成脂肪酸,進而增加脂肪堆積。
當食物缺乏時,這些「戰備存油」會釋放出來提供維持生命所需能量。然而現代人大多營養過剩又缺乏運動,往往儲存過多白色脂肪而有肥胖困擾。其中腹腔內的白色脂肪會分泌發炎物質,引起慢性炎症並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避免這類壞脂肪過量對健康而言相當重要。
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分布於人體頸部、背部、腎臟周圍等處,因內含高密度粒線體呈現咖啡色。棕色脂肪的主要功能並非儲存能量,而是藉由粒線體消耗體內能量並產生熱能,這類脂肪過去認為只在嬰兒體內,為他們保持體溫避免失溫。1990 年代末期,科學家發現成人身上也有棕色脂肪組織,由於它能消耗血液葡萄糖及脂肪酸,因此能幫助預防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疾病。
米色脂肪
米色脂肪細胞在白色脂肪裡,是最近才發現的脂肪。米色脂肪細胞也含大量粒線體,能燃燒能量產生熱能,因此也視為一種好脂肪。先前科學家誤以為米色脂肪是由白色脂肪細胞轉變而成,但最近研究發現白色脂肪內已暗藏許多米色脂肪細胞的前驅細胞。當這些前驅細胞遭遇低溫刺激後會活化增生,最後成為米色脂肪細胞,為身體提供熱能幫助抵禦寒冷環境。
由於棕色脂肪對健康有益處,有科學家運用基因編輯技術,將白色脂肪細胞改造為具燃燒能量特性的「類棕色脂肪細胞」(human brown-like cells),當科學家將這些改造細胞植入實驗小鼠體內後,竟能形成與棕色脂肪極相近的組織。
更令科學家興奮的是,植入這些細胞的小鼠攝取大量高油脂食物後,肥胖程度相較以往減輕許多,同時還避免脂肪肝堆積。上述發現已於今年 9 月刊登於《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